LearnMode學習吧將國小/國中/高中的基本學科,進行教科書章節與平臺資源的對照。 師生可以選擇學校使用的教科書版本,依據教科書章節與上課進度,快速找到平臺上對應的各式學習資源來運用。 108學年度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段考; 108學年度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段考; 108學年度高一 … 平鎮高中-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 生物、地科、地理、歷史、公民.
主要應用於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高級中等學校的一般領域/科目;技術型、綜合型、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則依其專業特性及群科特性進行發展,彈性納入與整合核心素養。 跳脫國中讓我們廣泛的認識世界各地的自然人文特色,高中課本似乎更著重於工具、方法及概括的根本,感覺學到的不是以往的知識,而是能力,讓我有點驚訝,不過仔細想想,也許是因應新課綱所做出的調整,讓學習不再只是背書。 那關於地理跨科素養題,融合了歷史及公民的概念,強調學生跨領域整合能力的運用,雖感覺提升了難度,但有助於加強多方面思考,不過也很有可能不利於單科觀念強的學生,所以整體上108課綱還擁有許多其他很大的變數。 就剛結束一學期的課程來看,學校的確安排了許多多元選修課程,其中較深刻的是跨界閱讀,我們上台表達的能力一學期下來有了很大的進步;另外一個是城市探索,講求真正外出實地探訪,對於了解自身地理環境有很大的幫助。
108課綱 地理: 高中熱門推薦
1936年(民國25年),教育部發布〈修正中學課程標準〉,教學時數減為每週三十一小時;同時發布〈修正小學課程標準〉,採合科課程型式,減少教學時數,自四年級起加授珠算;及〈修正幼稚園課程標準〉。 在108課綱中,學習歷程檔案成為每一個科目都要製作的部分,那泰宇配合課本章節,設計了難易度適中的探索活動,幫助學生可以產出巨人個人特色的學習歷程檔案。 其實我並不討厭多元學習,反而多元的課程內容互相闡發、運用,會讓我真正的體驗到學有所用,但由於我們長期追求滿分的習慣,以及大多數人對於考題的認知並未隨著制度而改變,相關的配套措施應該需要長遠規劃,和時間的淬鍊,才有機會讓多元真正實踐在學生們的身上。
加深加廣選修之課程名稱、學分數與課程綱要由教育部研訂第二外國語文,包含未列於上表的第二外國語文課程。 校訂必修以通識、知識應用或校本特色課程為原則,不得為部定必修課程之重複或加強。 彈性學習課程可為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以及諸如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服務學習、戶外教育、班際或校際交流、自治活動、班級輔導、學生自主學習等各式課程,亦可進行領域補救教學課程。 社會參與:學習者處在彼此緊密連結的地球村,需要學習處理社會的多元性,以參與行動與他人或群體建立適切的合作模式與人際關係。 溝通互動:學習者能廣泛且妥善運用各種工具,包括物質工具(如人造物、科技及資訊等)和社會文化工具(如語言、文字及符號等),與他人及環境能有良好且有效的互動,並具備藝術涵養與生活美感。
108課綱 地理: 綱 | 高一 地理 題庫
我遇到了一位很好的地理老師,上課很認真之外,每張平常考卷他也會一張一張收回去改,再看看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會在課堂上和我們討論。 對我這樣不太喜歡地理的人,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或許能喜歡上地理,讓自己的地理成績能提升。 對於108課綱地理課程,我覺得與舊課綱相較起來,在考題方面,比起之前,因為強調素養與跨科考題而增加了許多的靈活度,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雖然在寫題目時需要花上更多的思考與時間,不過我認為這些思考,能夠訓練學生整合各個章節內容的能力,使得提升吸收課程的完整度。
- 但我想實際操作上還是挺有困難度的,這是個沒有前例的全新理念,且在實行後出來的成果也只是個未知數,過程中所做出的變革像是課程安排、上課方式、命題面向等等都擁有許多與往年完全不同的地方,對於老師及學生,甚至是家長,都是個非常大的挑戰。
- 雖然這樣多元、靈活的題目能夠測出真正樣樣通的全才,也符合了新課綱的目標,但偏才卻因此喪失了許多的機會。
- 自主行動:個人是學習的主體,學習者應選擇適當的學習方式,進行系統思考以解決問題,並具備創造力與行動力。
-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舊稱「綜合高中」,提供一般科目及專精科目課程,協助學生發展學術預備或職業準備的興趣與知能,於入學第一年時確定學生興趣為學術研究或實務操作,並於第二年時分流。
- 不僅限於課本固有的解答,感覺更跳到了書本以外的世界,與素養結合得很棒。
我認為以艱深的知識和生澀的數字組成的一道題目,並不會讓生活中的素養與地理有太多的交接。 如果可以讓一個學生以所學的知識當基礎,再加上親眼所看到的,雙腳親自踏訪的經驗去回答一道題目,不但能讓這道題變得較活潑有趣,也更能使考卷凸顯素養所在。 108課綱 地理 108課綱實施後,根據金車文教基金會調查顯示,僅有兩成教師表示全面準備就位,但也有四成教師認為新課綱對學生有幫助。
108課綱 地理: 臺灣時期
部分反課綱的高中生更密集到教育部抗議,於2015年(民國104年)7月23日深夜還發生學生夜襲教育部,衝進部長室,警方逮捕學生記者33人事件。 而108課綱實施後,有網路傳聞「新課綱出來了,完全去中國化,從商朝到隋唐只剩下短短四頁….疫情迫在眉睫,乘此時機趕緊推出新課綱,就沒人會去注意討論」,隨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證實為錯誤訊息。 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並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積極關心全球議題及國際情勢,且能順應時代脈動與社會需要,發展國際理解、多元文化價值觀與世界和平的胸懷。 核心素養依照學生個體身心發展狀況,各教育階段定有不同核心素養之具體內涵。
金車文教基金會曾清芸總幹事分析,新課綱很多課程時數減少,但教學內容仍無法對應到目前包山包海的考試制度,老師的壓力大。 教育部長潘文忠坦言,108課綱課程的規劃確實有太多細節、配套,除了調整師資人力結構、公布實施偏遠地區學校發展條例,也因應新課綱的科技領域,前瞻計畫也投入100億於校園的智慧化中。 他說,當然政府還得更加努力,不僅讓孩子有更好的環境,也要讓這群熱血投入教育的夥伴們有更好的支援。 108課綱 地理 課綱爭議最大者為歷史科,由於其經常涉及政治意識形態,因此造成持有不同價值觀的族群對立。
108課綱 地理: 國中社會版本對照表
不過在上主科時,新課綱雖希望學生能自主討論並思考,但在時間壓迫之下,大部分的老師們其實還是以進度為主,段考考題目前也還需一段時間慢慢調整。 突如其來的 108 課綱,對於臺灣的教育方面來說是個相當大的改變。 而身為 108 課綱制度下的「第一屆」高一生,我覺得全人教育的精神是好的,培養我們學生能夠更加自動自發的探索問題,並且有效的互相溝通討論,不僅可以自主思考以尋求問題的解答,也能夠與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
之後便收到由一群嘉女高一和高二(現在是高二和高三)同學們組成的討論小組寫成的文章。 小編發現同學們的觀察非常細膩,決定盡量不調整內文,原汁原味呈現給讀者們!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舊稱「高職」,提供一般科目、專業科目及實習科目課程,協助學生培養專業實務技能,奠定生涯發展基礎並提升就業力。 步驟一:由於全球化的發展,跨國品牌隨處可見,企業也會根據當地的特色研發新產品吸引客人,請同學觀察生活周遭哪些商品具有全球在地化或在地全球化的概念,以照片文字來說明。
108課綱 地理: 地理2
),簡稱「課綱」,舊稱課程標準,是規範臺灣學校課程教學、教科書和升學考試的重要依據。 課綱經由國家教育研究院進行研究與撰寫,並經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審議核可後公告實施。 臺灣現行課綱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於2019年(民國108年)實施,因此俗稱「108課綱」。 步驟四:進入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在首頁選擇你家所在的區域,再利用左側選單的「空間查詢」或直接使用滑鼠游標找到你家,將疊圖結果截圖下來,轉貼到作業單上。 並參考臺灣堡圖的圖例,比對你家附近的土地利用情形,敘述你家近百年來的環境變遷及你的心得。
不但因為處於模糊地帶而產生了多元的特質,內容更早已兼具了技能與靈活度。 在開學時,發下了許多的書,其中在地理的部分,不只有課本,還有地理素養手冊,地理圖冊,地理探究手冊…,這麼多的書,雖然內容是十分豐富,但是我總覺得分量似乎有點多,導致有些書沒有完整的使用到。
108課綱 地理: 社會
此外,新課綱要求的學習歷程檔案和銜接大學的推甄面試能力,也能在這張地圖中找到自己的出路,讓教與學更具有系統性。 它能整合各冊的課程內容,從而協助師生明白課程架構,以及學生可從中習得的能力,用以因應新式大考的目標。 協助老師理解108地理新課綱的內涵與關鍵重點,並清楚掌握108課綱究竟調整了哪些內容? 以及與目前教育差別在哪…等等,讓老師在課堂教學踏出正確的第一步。
由於考卷是黑白的,有些考卷圖片並未印清楚,導致學生難以判斷,例如日治時期某地方的土地利用圖,因圖上的符號太小並未顯示清楚,而水田與沼澤或濕地又都是底下一橫上方好幾條,讓學生難以做判別。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舊稱「綜合高中」,提供一般科目及專精科目課程,協助學生發展學術預備或職業準備的興趣與知能,於入學第一年時確定學生興趣為學術研究或實務操作,並於第二年時分流。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局限於學科知識及技能,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 1949年(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利而撤退至臺灣。
108課綱 地理: 地理
步驟一:文化資產的保存策略,包含了活化與再生,請同學利用國家文化資產網站,查詢住家、學校附近有哪些文化資產。 步驟三:圖名必須標示明確的主題和行政區界,同時必須具備地圖的基本要素(圖名、圖例、比例尺、方位),也可以設計有趣且利於判讀的符號替代文字,例如使用色彩或符號表示草地、學校等地理資訊。 步驟一:觀察自己的生活環境為主,可以是住家所在村里或部落、學校的校園,可參考各地相關文獻介紹,但以親自觀察的結果為主。 我是一名高二生,身為99課綱最後一屆的學生,對108課綱是又羨慕又慶幸,羨慕學妹課程變多元,慶幸自己無需成為尚完全成熟的課綱下的學生。 「社會價值不改變,再好的目標也沒用。」現階段108課綱勢必要實行,這是無法改變的,但在課綱下的我們,該如何善用資源,對自己的未來更有利,並讓自己變得更好,我認為更重要。 高級中等學校採行學年學分制,學生三年應修習總學分數為180至192學分,普通型及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畢業之最低學分數為150學分;技術型及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畢業之最低學分數為160學分。
自主行動:個人是學習的主體,學習者應選擇適當的學習方式,進行系統思考以解決問題,並具備創造力與行動力。 步驟三:選擇Google 地圖的衛星影像模式,想像自己飛行在你生長的縣(市)範圍上空,尋找奇特的地表樣貌,找到影像並截圖後,嘗試找出該圖形的實際名稱和用途,寫下說明選擇的理由和探索的結果。 步驟一:請選擇適合的交通方式,規劃你家到學校的最佳路徑,將Google 地圖規劃的結果截圖, 與你平常上學的路線做比較,分析優劣與造成兩者差異的原因,並分享你使用Google 地圖做「空間查詢」和「規劃路線」的心得,書寫在圖框下方欄位。 後來,我翻了舊課綱的地理課本,想不到竟然和現在的內容大同小異,也許地理本身就是這麼一個前衛的科目吧!
108課綱 地理: 地理課本-探索活動
我們是一群就讀嘉義女中,並自許成為富有社會情懷的學生們,於108年成立了一個人數不到二十人的討論小組,由一名高二同學和十四名高一同學組成,針對台灣大小事一起進行深度了解和討論。 近期恰巧正在討論以學生角度出發的108課綱,又看到貴刊在徵稿關於108課綱的地理教學現場回饋,就決定鼓起勇氣主動給於學生們想法,讓貴刊參考看看。 編按:會刊因為想了解 108 課綱上路以來,全台國高中地理科教師在教學現場的觀察,而在年初徵文。 令小編又驚又喜的是,有嘉義女中的學生率先私訊到會刊粉專,詢問是否能從學生的角度分享。
地理,經常被稱為文組裡的理科,似乎是讓文組人有點困擾的一個地方,不僅僅是背誦,有時也運用了推理、計算、空間概念…,才能做出判斷。 雖然這樣多元、靈活的題目能夠測出真正樣樣通的全才,也符合了新課綱的目標,但偏才卻因此喪失了許多的機會。 在我看來這個社會上是以偏才居多,而且許多著名的人物也都非全才,證明了不論是全才或偏才都是具有潛力的未來人才。 而現行的制度下強調”適性揚才”,希望學生可以專注於自己興趣和專長的科目,但又期待學生可以多元化,跨逐不同領域,這不免讓學生不知所措。
第一至四學習階段,若該科目名稱後有括號者,表示學校可經由該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決議通過後,實施分科教學。 108課綱 地理 而在現在的課堂上,拋出的這些問題,為了配合素養,我們不只是「回答」問題而已,更要懂得如何「解決」問題。 不僅限於課本固有的解答,感覺更跳到了書本以外的世界,與素養結合得很棒。 但是,如果能讓學生走出教室,不只讓課內書教過的知識更有印象,也能烙下深刻的記憶! 以崩壞地形的潛移來說,我在地理課本裡看到圖片時,覺得非常陌生,即使再生動的解說,還是無法想像究竟真正的外型長怎樣,完全無法有什麼關聯性,可是當我實際到山上走一趟,親眼看到時,卻從此印象非常深刻,課本裡跟潛移有關的知識,也變得非常清晰明瞭。 而在考卷中的地理素養題,大多都還是用硬生生的數字和較顯乏味的知識去呈現地理。
108課綱 地理: 國中版本
但我想實際操作上還是挺有困難度的,這是個沒有前例的全新理念,且在實行後出來的成果也只是個未知數,過程中所做出的變革像是課程安排、上課方式、命題面向等等都擁有許多與往年完全不同的地方,對於老師及學生,甚至是家長,都是個非常大的挑戰。 搭配108課綱的大學考招新制於2022年(民國111年)正式實施,也引發不少爭議。 台大校方則呼籲政府應立即啟動112考招新制精進研議,審慎檢視學測國英數綁分科測驗的合理性,重視採計數乙考科的校系需求,在有效評量學習完整性暨避免一試定終身之考量下,應及早討論分科測驗加考國英數乙事宜。 1945年(民國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開始對臺灣行使統治權,臺灣地區改採中華民國各級學校課程標準製作教科書。 1948年(民國37年),教育部發布〈小學課程第二次修訂標準〉,旨在增加公民訓練。 同年12月,教育部修正發布〈中學課程標準〉,以因應《中華民國憲法》頒布需要。
108學年度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段考;108學年度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段考;108學年度高一…平鎮高中-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科、地理、歷史、公民. 由於社會結構不斷的變動,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許多地理環境會有相當大的改變,並以學校為主軸觀察,結合群科特色,設計出有今昔變遷的明信片。 高一時,曾在學校選修課裡修過城市探索,這是108課綱裡學妹的必修課程。 這堂課的主要指導老師是地理科的老師,課程中我們先從閱讀嘉義在地歷史開始,到在地理老師的指導下到看嘉義的百年老地圖,甚至我們能踏出校園,到嘉義的各式古蹟看看,讓紙本內容浮上眼前。 身為土生土長的嘉義人,倘若沒有這堂課,我曾來就不知道原來嘉義還有這些地方,甚至能在和家人路過時,娓娓道來此地的故事。 108課綱 地理 對於地理考卷上的題目,考卷上的素養題目有部分真的讓學生難以回答想法,會覺得自己的想法都不是題目要的答案。
我曾經超級討厭需看地圖的題目(當然現在也沒很喜歡),因為習慣了google地圖的方便,真的沒耐心讀地圖。 但是自從修過城市探索後,被迫看了成堆的地圖,甚至還有比現代地圖難懂的老地圖,又課程中自己有繪製地題,對地圖總算是說的上熟悉了,面對地圖題目也可以有耐心和有技巧的答題了。 城市探索課程有趣親切(因為是探索嘉義),具有挑戰性,但又多元,是我一個禮拜裡最期待的課程。 對我來說除了幫助學校熟悉課程,我自己也學了很多,感覺更像道地的嘉義人了,這大概是我最羨慕學妹們的課程了吧。 在上學期的地理課程中,對我來說因為108課綱而以前課綱不同的就是多了素養題吧。 在大大小小的考試中,地理考卷中的題目很長,還有跨科目的和歷史跟公民結合,在每個題組最後都會多了幾題手寫題,讓我們發表自己的看法。
1923年(民國12年),新學制課程標準起草委員會訂定小學、初中各科綱要,及高中課程總綱,發布〈新學制課程標準綱要〉。 1929年(民國18年),教育部發布〈小學課程暫行標準〉、〈中學課程暫行標準〉、〈幼稚園暫行課程標準〉。 1932年(民國21年),教育部正式發布〈小學課程標準〉、〈中學課程標準〉、〈幼稚園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