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04必看攻略

天线反向旋转(顺时针转向逆时针),并借助反向的惯性力把抛物面反射器撑开一个缝隙,波束变成扇形波束。 在跟踪状态下,雷达显示器距离刻度设定为16千米,距离波门(圆环形)在228.5~2742米之间不断扩大缩小,直至碰上目标,此时目标圆和距离波门重合,目标截获,“锁定”指示灯亮。 雷达开始连续向光学瞄准具输出目标距离信息,瞄准具则自动计算射击前置角。 若需截获其它目标,则可以再次按下跟踪按钮,重复上述过程。

  • 1954年2月7日,第一架XF-104(生产序号: )原型机出厂,被运往爱德华兹空军基地。
  • 退役時機身平均飛行時數為6,000小時,德國F-104的三倍,剩餘的CF-104和CF-104D後來被轉移到丹麥、挪威和土耳其。
  • 當年12月26日,美國空軍又追加訂購21架F-104C,令訂購數量增加到77架。
  • 美国空军于1954年10月17日订购了17架,第1架飞机于1956年2月17日首飞。

1965~1967年期间,一部分F-104C被派往越南参战。 1967年第497联队换装成F-4战斗机,F-104C退出现役后配署给国民警卫队的第198战术战斗机中队,1975年从国民警卫队退役。 1958年12月,最後一架F-104A交付美國防空司令部,總數7批共153架F-104A全部交付完畢,加上17架最後升級到F-104A標準的YF-104A,也才170架,遠少於當初計畫生產的722架。 f-104 F-104A未能滿足防空司令部的要求,F-104A原本就是設計作為晝間近程制空戰鬥機,由此提出的各項指標、技術要求和截擊機並不完全一致,但短航程限制了該機在的阿拉斯加部署的能力。 5個裝備F-104A的中隊均未部署到阿拉斯加,而那裏恰恰是北美空防的第一線。 此外,原來的晝間作戰用途使得F-104A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也無法與北美防空體系的半自動地面引導攔截系統(SAGE)相容。

f-104: F-104G

为安全起见,日本防卫厅在太平洋中的硫磺列岛上空进行飞行试脸。 在多国参加的F-104G制造计划中,意大利要求专门发展一种具有对空能力的先进F-104,称为F-104S(S为麻雀导弹之意)。 1988年起,经过升级改进的F-104S(ASA)陆续服役,前后共改装150架。 F-104D是C型的双座教练型,但实际上是由B型改进而来。 发动机与C型飞机相同,去掉了机炮,保留了5个外挂架(有的资料说机翼下没有外挂架,只在翼尖挂“响尾蛇”导弹)。

搜索范围范围32千米,采用螺旋扫描方式,此时波束为3.9°圆锥波束;跟踪距离16千米,采用圆锥扫描方式,此时波束为3.9°×10°扇形波束。 RF-104G服務的國家中,中華民國空軍是進行最大幅度改良的用戶。 8架自西德空軍退役購入的RF-104G挑選了機況較好的4架進行改造,將原先的SK-67更換為李頓公司承製的PC-201長距斜角掃描式相機,此改良稱為「始安計畫」。 RF-104遂行的高速穿透攝影能力成為中華民國空軍重要的偵照主力,即便是在中共在東南沿海強化地對空飛彈佈署,RF-104也可以藉由始安相機在中國大陸領海外進行沿海偵照。

f-104: F-104

並曾經因迷航而於1965年9月20日,在中國大陸海南省鄰近海域上空,被中共殲六戰機擊墜一架F-104C(56-883號機)。 1965年4月美國空軍派遣了一個中隊25架F-104C前往東南亞。 往後8個月的駐防期間,來自加州喬治基地的479戰術戰鬥機聯隊下轄的三個中隊輪調到南越的峴港。 F-104 Starfighter美國空軍的F-104A-10-LO戰鬥機(編號 )。

因此,F-104設計時將重點放在高空高速及高爬升率,而犧牲續航力和水平機動性。 F-104本來用於替換空軍的F-100戰機,因此需要擔當制空戰機及戰鬥轟炸機的角色。 但由於其研發進度滯後及其掛載能力有限,後被改為防空攔截機,以填補F-106三角標槍戰鬥機服役前的空檔。

f-104: 使用國

原來屬於過渡性質的AN/ASG-14T-1射控系統仍然保留,但後來第10批次改進為AN/ASG-14T-2射控系統。 由於附面層控制系統效果顯著,使得F-104A儘管重量增大不少,而著陸速度只比早期原型機增大5%。 機上還裝有自動俯仰控制系統:當飛機接近失速時,系統會令操縱杆產生振動,警告飛行員;如果飛行員無視警告,繼續保持原來的飛行狀態,該系統會自動推桿,迫使飛機低頭以免失速。 )、「人間飛彈」之惡名,全球平均每10萬飛行小時墜毀25.2架。 其墜機率為:美國未公開,中華民國46%,加拿大45%,比利時37%,義大利37%,西德32%,荷蘭31%,日本15%(除早期試製品,1965年後經三菱重工重新設計後量產,大部分零件與其它國機型不能通用)。 F-104最大用戶的德國聯邦國防軍空軍採購916架,損失298架(含6架地面損失),116名飛行員喪生(含8名美軍飛行員),171名飛行員成功彈射逃生(含8名在F-104彈射逃生2次的飛行員)。

f-104

義大利空軍先後訂購2批共205架F-104S,裝備第、10、12、21、22、23等6個飛行聯隊。 土耳其空軍也於1974年10月訂購40架F-104S。 1979年3月,全部245架F-104S生產完畢,這是最後一批生產的F-104。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哈密爾頓空軍基地的第83攔截機中隊是第一個裝備F-104A的部隊,該部於1958年1月26日開始換裝F-104A,並於2月20日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美國防空司令部所屬的第56中隊、第337中隊、第538中隊也相繼裝備。 寡妇制造机玩过比眼镜蛇机动还危险的特技动作,且只成功过一次 F104战斗机以高坠毁率获得了“寡妇制造者”的称号,但是它却能玩世界上最难的特技动作。

f-104: 生產次型

1958年11月开始交付,1959年9月交付完毕,共生产了21架。 F-104C装备的武器分为固定安装的机炮和外挂的导弹、各种炸弹和火箭弹等两部分。 在前机身座舱下左侧机内安装有1门20毫米M61“火神”(Vulcon)6管炮,备弹量为480发。 增加了尾翼面积,去掉了机炮,保留了4个外挂架,可挂2枚AIM-9空空导弹。 1957年1月26日首飞,共生产了26架[12-13]。

f-104

F-104A是单座截击型,装备加力推力为6710千克的J79-GE-3A发动机。 f-104 装备1门固定式的20毫米M61“火神”6管炮,有5个武器挂架。 F-104A-1和F-104A-5两批飞机装备MA-10(AN/ASG-14T1)火力控制系统。

f-104: F-104星式戰鬥機

F-104在當時同時代戰鬥機中,設計最為前衛之處是機翼。 有別於當時超音速戰機機翼主流是採用後掠翼或是三角翼構型兼顧空氣阻力、升力及內部容積,洛克希德從X-7試驗機的測試了解到最適合超音速飛行的翼型是筆直、極薄、且中置於機身的梯形翼。 f-104 該梯形翼的後掠角僅26度,但是機翼使用極小的相對厚度(3.36%,後期略微增厚)以及展弦比僅有2.45的設計減低飛行阻力,為了保證機翼輕薄而具備足夠的結構強度,其材質是由實心鋼板銑削而成。 F-104的機翼前緣厚度僅有0.16英英寸(0.41公釐),在美國電影「星戰F-104」(原文THE STARFIGHTERS)中,則有以F-104機翼切割紙張之畫面。

f-104

F-104为了降低起降速度,还采用了附面层控制技术(即“吹气襟翼”),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架采用这种技术的战斗机。 常规襟翼放下后,在其上表面会产生紊流,从而导致襟翼效率下降。 F-104则从发动机第17级压气机处引气至襟翼、机翼结合部,当襟翼放下至15度时,引气系统开始工作,当襟翼达到45度最大偏度时,引气系统也处于全开状态。 高压气流从襟翼铰链线处的狭缝沿襟翼上表面喷出,给附面层补充能量,减小了由于附面层分离而导致的紊流,从而提高了襟翼效率,F-104的失速速度因此减小了15节。 F-104战斗机的光学瞄具是火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不仅担负火控计算任务,还是主要的攻击显示部件。

f-104: F-104战斗机发展沿革

防空司令部因為F-102與F-106的開發延宕,因此接受了F-104作為臨時墊檔機種的構想,儘管它的系統與武裝並不適用於大區域防空攔截。 f-104 F-104C是战斗轰炸型,装备加力推力为7165千克的J79-GE-7发动机(军用推力4540千克),具有有限全天候性能力。 1958的9月开始交付,1959年6月交付完毕,共生产77架。 f-104 这型飞机装备1门固定式的20毫米M61“火神”6管炮,有5个外挂架。 No.56-938以前的F-104飞机装备扰协光环计算瞄准具。 部分F-104C(No.57-910以后)飞机的光学瞄准具去掉了光学测距装置,因而光环大小不再改变,其直径为50mil。

F-104S是整個系列當中唯一能夠發射AIM-7半主動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進行超視距作戰的機型。 1973年,F-104G停產,共計生產1,127架,先後裝備西德、希臘、挪威、土耳其、中華民國、比利時、荷蘭、義大利、丹麥、西班牙等國家。 1956年3月2日,美國空軍向洛克希德下達了一份56架的訂單。 當年12月26日,美國空軍又追加訂購21架F-104C,令訂購數量增加到77架。 美國空軍曾在越戰中短時間使用過F-104C型戰機,但因未達到預期的護航效果,不久就退出越南戰場。

f-104: F-104战斗机F-104J

後來在取得通用動力公司的協助後,這些早期的構型都被廢棄。 日本三菱重工1960年開始授權生產的F-104G版本共230架,由F-104G修改並取消對地攻擊能力及換裝部份日製電子設備的機種,發動機由奇異公司授權石川島播磨重工業生產的J79-IHI-11A。 f-104 F-104J代號「榮光」,自衛隊內暱稱「三菱鉛筆」,雙座教練機種則被稱為F-104DJ。

  • 为安全起见,日本防卫厅在太平洋中的硫磺列岛上空进行飞行试脸。
  • 在“柏林危机”期间,上述3个中队于1961年11月~1962年8月先后被动员重新进入现役,并在欧州展开,第151和第197中队部署在前西德,第153中队部署在西班牙。
  • 此時發動機由於轉速上升,發動機在到達轉速70~90%時壓縮比下降,即產生了一種特殊的「狼嚎聲」,也就是F-104戰鬥機降落時必須使用大油門的原因,此種狼嚎聲也讓軍事迷回味不已。
  • 1958年12月,最後一架F-104A交付美國防空司令部,總數7批共153架F-104A全部交付完畢,加上17架最後升級到F-104A標準的YF-104A,也才170架,遠少於當初計畫生產的722架。
  • 並曾經因迷航而於1965年9月20日,在中國大陸海南省鄰近海域上空,被中共殲六戰機擊墜一架F-104C(56-883號機)。
  • 加拿大授權生產的F-104G版本稱為CF-104,雙座教練機種則為CF-104D,日後被CF-18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