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級驅逐艦不可不看攻略

未來隨著 054B 新型護衛艦的出現,中國海軍主力戰艦的實力還會繼續增強。 報告也提到,解放軍海軍正進行大規模的擴軍,大批新型艦艇正在建造,052D 型導彈驅逐艦和 054B 型導彈護衛艦等也將下水。 美軍認為,中國海軍最新型的福建號航母明年就可試航、2024 年能正式進入中國海軍服役。

  • 軍方評估,該艦電戰系統升級後,將強化電子反制、機械反制能力,並有效迴避威脅來源,提升艦艇存活率,利於防衛作戰任務。
  • 合約中四艘紀德級都將在美國東岸南卡羅萊納州的查爾斯頓造船廠進行啟封與改良工程;但由於可拉漢號與錢德勒號封存於美國西岸的華勝頓州,勢必得經由巴拿馬運河千里迢迢地拖至東岸,既費時又費錢,因此曾有議員爭取由俄勒岡州波特蘭的卡斯凱德船廠負責這兩艘位於西岸的紀德級的啟封/整修工程,不過並未成功。
  • 由於紀德級的作戰距離遠離本島上空可能的空戰熱點,能大幅降低戰區敵我識別的困擾,基本上進入紀德級雷達偵測範圍的機隊多半是敵機。
  • 報告指出,美國海軍在航母和兩棲攻擊艦等大型戰艦的裝備上高於中國海軍,但美國海軍是全球部署。
  • 神盾巡洋艦的武裝除了垂直發射系統,艦面上還有127 mm艦砲,25 mm快砲,20 mm方陣快砲,反艦飛彈/魚雷等武器。

但2005年立法院做成決議,要求今後艦名必須以台灣的人名或地名命名,故成軍時各艦改成以台灣四大軍港命名、首兩艘艦、前美軍DDG-995及DDG-994,於2005年12月抵達臺灣,分別命名為「基隆」(DDG-1801)與「蘇澳」(DDG-1802)。 前美軍DDG-993及DDG-996艦則於2006年10月25日抵達臺灣,被命名為「左營」(DDG-1803)與「馬公」(DDG-1805)。 觀測國外各追蹤衛星資料推特的粉專「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今晚PO文說,今日拍攝到的衛星照中的軍艦身分辨識完成,今天上午有1艘中國海軍054A飛彈護衛艦在東海海域,位於台灣東北方外海,此軍艦當時距離基隆市約125公里,在日本與那國島132公里處。 後來又打算租給希臘,但為避免土耳其抗議,因此只願提供標準一型飛彈,希臘也決定打退堂鼓。 伊朗要求必須兼顧防空,因此伊朗版的史普魯恩斯級,將海麻雀飛彈與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改成兩具Mk26飛彈發射器,可以發射中程的標準防空飛彈。 (圖/美國海軍)現在中華民國海軍還有10艘與美國派里級護衛艦相近的成功級護衛艦,派里級在美國時沒有安裝過垂直發射器,但澳大利亞海軍曾改造3艘派里級以安裝MK41系統。

基隆級驅逐艦: 雷達

軍人固然需要為國家犧牲奉獻,但軍人也是人,而且還是隨時準備為國家捐軀的人,該給的待遇與尊嚴豈可從缺 ? 美國海軍是全球最強海上力量,規劃的期程自然有其合理性與必要性, 台灣卻礙於預算 不足而一味趕超進度 ,儘早了事,雖然可能節約了經費並提前形成所謂的帳面戰力,但背後注定有更深遠的損失。 台灣海軍官員私下承認,由於國防預算連年不足等因素,因此威海案連續數年都遭到犧牲而無法繼續, 使得基隆級缺乏泊位的窘境在短期內無法解決。

基隆級驅逐艦

此外,左營現有碼頭雖經民國65年(1976年) 改善工程及民國80年(1991年)間整建,惟此時多處已產生結構性損壞,造成艦艇靠泊時的潛在危險。 由於基隆級在啟封時接受了一定的延壽與改良工程,艦體壽命從最初預定的30年增至35年,因此移交台灣海軍後至少還有9年使用期;不過從台灣能把美國二次大戰期間匆促成批量產的艦艇用到五、六十年高齡的先例(陽字號、中字號等)可知,以上壽命數字對於克勤克儉的中華民國海軍而言「僅供參考」。 另外,有鑑於基隆級身為大型遠洋艦艇,作業時會長期待在外海,但目前海軍唯一的一艘油彈補給艦武夷號任務早已飽和,無法肆應這四艘基隆級的作業需求;因此海軍打算投資26億新台幣購置第二艘油彈補給艦以支援基隆級,排水量可能在兩萬噸上下,選擇項目包括接收美國中古艦或由中船建造 。 基隆級驅逐艦 在2009年下旬,台灣海軍正式在2010年度國防預算中納入新油彈補給艦的建造案,總預算52億新台幣,並在2011年前獲得。

基隆級驅逐艦: 整軍備戰》多艦聯合操演捍衛疆域 海軍主力戰艦齊聚(圖多)

但最後,他也坦言,以造艦價十分之一公訂價錢來看應該也不會太便宜,若加上雷達系統性能提升,恐會再往上加。 施孝偉接受Youtuber網紅「RJ台灣台」專訪回應,伯克級最快也要2027年才開始退役,美海軍「星座級FFG」飛彈巡防艦,則還在美軍計劃中,連船影都沒有。 ESSM是一種半主動中程防空飛彈,通過雷達和中段數據上行鏈不斷修正飛行,為艦船提供了可靠的自我防禦能力以應對低空高速反艦巡航飛彈、低速空中威脅例如直升機等、高速水面機動等多種威脅。 在1991年1月9日,美國海軍派遣紀德號從諾福克前往波斯灣,參與對伊拉克的沙漠風暴作戰(Operation Desert Storm)。 在這項任務中,紀德號配置了兩架隸屬於第34輕型反潛直昇機中隊(HSL-34)的SH-2直昇機並搭載機槍手等作戰人員,支援波斯灣水域的封鎖攔檢任務。 電戰系統方面,除了史考特號(USS Scott DDG-995)使用功能完整(含被動截收與主動干擾)的SLQ-323之外,其餘三艦一開始都使用不SLQ-322,只有電子截收(ESM)能力;但後來這三艘都將SLQ-322升級為具有主動電子 干擾能力的5型。

台灣原先意屬租借退役封存的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但由於其無法使用標準防空飛彈,如果進行改裝,成本、風險都相當大,因此轉而採購使用相同艦體且具備標準防空飛彈系統的紀德級 ;2001年4月,美國國務院批准對台灣出售紀德級。 但是對台灣政黨政客與民間輿論而言,美國並未同意出售配備神盾系統的柏克級 (當時美國認為紀德級就能充分滿足台灣海軍的防空需求),二手的紀德級似乎只是用來折衝的替代品;而且紀德級屬於大洋艦艇,勢將衝擊 台灣海軍未來的發展方向。 經過種種波折,紀德級的預算總算在2003年5月3日於 台灣立法院底通過,軍購內容包括四艘紀德級、248枚標準SM-2MR 基隆級驅逐艦 Block 3A防空飛彈、32枚魚叉-II反艦飛彈以及所有訓練、維修、備用零組件等,總值約244億新台幣。 台灣將四艘紀德級以海軍四大軍港命名,分別是基隆號,後續三艦依序為蘇澳、左營與馬公。

基隆級驅逐艦: 中國屢次武嚇台灣,美方不再戰略模糊?王定宇曝「2大跡象」

更可能重蹈目前成功級飛彈巡防艦在艦體中段同時安裝雄風二型、雄風三型反艦飛彈,結果造成艦體靈活性受影響的問題。 現代軍艦講究匿蹤外型、垂直飛彈發射系統、神盾雷達、自動化操作降低人力等,「基隆級」算是上一個世代的武器。 但是以我國海軍現階段能獲得的裝備來說,「基隆級」仍是海軍戰力最強大的軍艦,在防衛台灣或是遠洋護漁任務,「基隆級」還是能發揮相當強大的功能。 AN/SPQ-9A為高解析度掃瞄追蹤(TWS)、脈波壓縮I頻段雷達,具有五種工作頻率的選擇,以脈波對脈波的跳頻方式做為電子反反制能力,每秒旋轉60週,提供1秒的即時信號及資料處理更新率,目標活動指示功能已發展完成可增強雜訊中的解析能力。 其中AN/SPQ-9A及AN/SPG-60為對付水面及空中目標交戰的雷達射控系統,連同兩套光電追蹤器為MK86的主要偵搜器,而AN/SPG-60天線基座也附裝有一套光學指揮儀。

當時中華民國的船艦和戰機的數量雖然比大陸使用較差裝備的共軍少,但是台灣軍隊的裝備較好,海空軍的技術訓練比共軍優異。 台灣的海軍最近獲得了2套MK41垂直導彈發射器,這是海軍推動的導彈升級案的一部份,期望可以藉此提高戰艦的火力。 不過美國媒體引述專家的分析認為,台灣將寶貴的軍事資源投入到MK41之類的武器系統中,實非明智的選擇,而且會犯下極大錯誤。 台灣海軍操作的基隆級飛彈驅逐艦(原紀德級)基隆號(DDG-1801 ex-USS Scott DDG-995)的SPS-49雷達。 紀德級是美國海軍最後一種納入NTU計畫的水面防空艦艇 ,也是執行NTU工程執行最完整的艦艇之一,其防空系統是當時美國海軍中神盾艦艇以外的最高配置。

基隆級驅逐艦: 中華民國海軍全球資訊網

基隆級是台灣海軍吃水最深的艦艇;由於艦首配備大型的AN/SQS-53D聲納音鼓,艦首吃水將近10m; 全台所有軍用碼頭中,只有蘇澳的中正軍港與高雄旗津海軍第四造船廠,才有水深足夠的碼頭來供基隆級停泊; 其他如台灣最大的左營軍港、馬公的測天島軍港、基隆海軍碼頭等,基隆級都無法停靠。 事實上,當初爭論是否該購入紀德級飛彈驅逐艦時,島內軍港水深普遍不足也是反對派的理由之一。 在2017年6月29日,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efense Security Cooperation Agency,DSCA)公布 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2017年上任以來對台灣的第一批軍售項目,其中包括 為四艘基隆級升級AN/SLQ-323電子戰系統以及補充標準SM-2 Block 基隆級驅逐艦 3A防空飛彈和相關組件。 而四艘基隆級升級AN/SLQ-323電子戰系統的項目包括 軟/硬體升級、輔助裝備與料件、技術文件、技術與後勤支持服務等,總值約8000萬美元。

基隆級驅逐艦

提康德羅加裝備垂直發射的改進型「海麻雀」飛彈系統(ESSM)及戰斧巡弋飛彈、標準三型防空飛彈、ASROC反潛艇導彈等,以提高自我防禦。 基隆級驅逐艦 基隆級驅逐艦 此外,礙於國際環境, 台灣軍方的戰訓工作大致上只能「閉門造車」,幾乎沒有管道可以吸取國外更進步的觀念、知識與技術 ,也沒有機會與先進的北約國家進行聯合勤務或演習來趁機交流切磋,因此赴美接收基隆級是個千載難逢的良機;然而,台灣軍政相關單位卻要求盡量完成接艦工作打道回府,已經不多的時間餘裕又被「艦力自修」壓榨得所剩無幾,試問 海軍哪裡還有於裕讓接艦單位在美國多看多學? 軍方或政府高層有誰想到要趁機從美國這個實務經驗最豐富的頭號海強身旁多帶一些東西回來?

基隆級驅逐艦: 台灣英文新聞

SPS-495具備將波束進行局部(點)仰升的功能,用於反制敵方對其主波瓣的干擾。 此外,SPS-49(V)5雷達還擁有一個特殊的抗金屬干擾絲模式,藉由提高脈波回複率(PRF)來增加第一盲速,以過濾干擾絲。 使用低PRF模式操作時,SPS-495的最大偵測距離可達225海浬(365km)以上;在每分鐘12轉的操作模式模式下,SPS-49(V)5能有效偵測低空或者突然自雷達視野下冒出(Pop-Up)的目標。 此為美國海軍於1970年代初期裝備的L波段(約900MHz)2D長程對空搜索雷達 ,由雷松(Raytheon)研製,採用一般的拋物面天線 基隆級驅逐艦 ,由一個Klystron調速管驅動,並擁有穩定基座,操作頻率為850至942MHz,最早出現於派里級與提康德羅加級上,並取代航空母艦與早期飛彈巡洋艦的SPS-37/43。 原本SPS-49打算採用固態發射機,但由於原有的Klystron調速管已經有5000小時操作經驗,證實可靠度良好,遂放棄了固態發射機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