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是希望你停下腳步,靜下心來,聽一聽這自然清澈的溪水聲音。 我們跟著師兄姐的腳步慢慢往園區裡面走去,師姐特別跟我們說,在大門口旁的這尊是來迎菩薩。 看起來歡喜迎人的來迎菩薩在這,就像是在跟每個來到這裡的人說,真心誠意的歡迎你們的到來。 農禪寺歷經改建,建築師姚仁喜依照聖嚴法師的指示,以「空中花,水中月」的設計概念打造出著名的水月道場。 因為這裡的大殿內不是不能照相的,除了會干擾到來禮佛的人,對佛也是不尊敬的。 農舍裡陳列了許多舊有的文物,講述了這農禪寺從過去到現在的歷史軌跡。
隨著弘法活動及信眾日增,1987年搬遷至原舍對面較為寬敞的三層樓房,並使用迄今。 東初禪寺經常性舉辦的活動中,以「禪七」最具特色,其中多是藉此活動接引西方人親近漢傳佛法、修禪的主要管道之一。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位於新北市金山區三界村,由聖嚴法師所領導建立,聖嚴法師每年更招募了許多社會人士來推展教育,並且投入慈善方面的工作,每年舉辦許多佛法演說和活動,因此成為一個研習佛法的好地方。 第一天到台灣,下著濛濛細兩,大家在野柳逛了一會後,就趕著坐車往法鼓山。 其實以開山時間而言,不過是十來年,但他對台灣佛教,甚至國際上的影響可謂極之深遠。 法鼓山參觀 一眾人等坐著旅遊車,在上山途中已見到一尊觀音像,是法鼓山的開山觀音像。
法鼓山參觀: (金山, 新北)法鼓山 – 旅遊景點評論 – TripAdvisor
1989年,由於北投關渡平原重劃開發,農禪寺所在地被納入“關渡平原保護區”,而面臨拆遷的命運。 在多方努力之下,即在台北縣金山鄉找到法鼓山現址,因而促使法鼓山之成立。 此單位的主要活動為:舉辦讀書會及讀書會帶領人種子培訓營、安排各地佛學弘講等。 在活動上,法鼓山除了傳統的法會、佛學班等,還有舉辦禪修班、禪藝生活、社會關懷和慈善活動。 可以說是兼顧出家人、在家人、修行、生活和慈善等各種層面的需求。
他和大勢至菩薩是西方阿彌陀佛的左右手,將來會遞補阿彌陀佛成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但是有得等呢!),地位崇高。 法鼓山農禪寺是一座結合現代設計,與大自然完美融合的特色建築物,主殿前方的水月道場,坐在水池兩側寧聽鳥叫聲、水水潺聲,讓人很快的靜下心來好好沉澱自己。 法鼓山參觀 要到法鼓山農禪寺只要搭乘台北捷運在奇岩站下車,跟著人潮走步行約15分鐘就會到了,因為我這天來的時候是新春過年,所以被人潮擠得水洩不通,不然我會比較建議大家平日來,更能感受宗教帶來的靜心氛圍。 師姐帶著我們,一路介紹法鼓山的故事,還告訴我們她是如何地被聖嚴法師感動。
法鼓山參觀: 鏡花水月名利場裡的療癒之地 | 法鼓山農禪寺 水月道場 ‧ 台北北投 | 聖嚴法師,佛教,禪宗,建築,姚仁喜,捷運奇岩
1998年11月22日新道場正式灑淨啟用,翌年三月舉行開光,開啟了台南地區弘法的新歷程。 現在以舉辦各種共修活動,如佛一、佛二、佛三,菩薩戒誦戒會、地藏法會、大悲懺法會,舉辦法器練習、讀書會、佛學講座、兒童讀經班、小法鼓兒童繪本導讀、生命成長課程、健康講座等。 另外,位於台南市佳里區的「雲集寺」,亦屬於法鼓山台南分院所轄之分寺院。 法鼓山參觀 法鼓山參觀 臺中分院的緣起於1988年8月,聖嚴法師在台中信眾謝淑琴的邀請下,初次到台中市中興堂進行為期兩天的專題演講,由於參加民眾踴躍,遂發起成立台中分院的願心。
座落於桃園市人口稠密區,鄰近桃園市省道台四線春日路旁,交通非常便利 (交通資訊參考)。 台北法鼓山農禪寺是結合現代設計、宗教文教、大自然、人文之愛的靜心場所,園區內的水月道場、光影迴廊、佛經咒文光牆更是網紅最愛的打卡景點,希望能夠拉近年輕人與佛教間的距離,讓大家都能夠感受到愛充滿在你我身邊。 法鼓山參觀 入園參觀門票免費、餐點供應免費,希望有能力的人有錢出錢,有力當志工幫助有需要幫助的人,有空來禮佛感謝人生所發生的一切吧。 1989年,聖嚴法師於是在新北市金山區興建了一座世界性的教育園區—「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具體實踐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以作為實現「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理念的基地。 因疫情睽違兩年,法鼓山撞鐘跨年活動今年再度邀請民眾現場參與。
法鼓山參觀: 法鼓山 參觀動線及園區地圖
2006年9月2日,果東法師接任法鼓山第二任方丈住持。 在 2005 年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落成前 ( 位在台北金山,園區寬廣優美,也可前往造訪 ) 農禪寺即為僧眾弟子的修行之地。 1、客運:由台北國光客運總站搭乘國光客運往金青中心方向之班車至法鼓山站即可到達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在Instagram上看到不少網美來到金山的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拍照打卡,水金才認識這裡的,所以這次水金也來看看這裡有多美吧!
故此,山上開山觀音像不但體現了法鼓山和觀音菩薩的因緣深厚,也代表法鼓山以觀音精神為修持和宏法的主旨。 1沿革融合漢傳佛教禪宗的曹洞宗和臨濟宗,參考日本、韓國、越南的禪法、… 此外,並出版中華佛學研究所的學術論文著作,另一方面也同時出版“佛學小叢刊”與大眾結緣。 1989年法鼓山創立,東初出版社開始化不同書系,包括“寰宇自傳”、“禪修指引”、“智慧海”、“現代經典”等系列,以及“有聲書”系列有聲書籍,並於1994年集結聖嚴法師之前所有著作,輯成一套四十七冊的《法鼓全集》。 台中分院的緣起於1988年8月,聖嚴法師在台中信眾謝淑琴的邀請下,初次到台中市中興堂進行為期兩天的專題演講,由於參加民眾踴躍,遂發起成立台中分院的願心。
法鼓山參觀: 中華佛學研究所
當年,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給了建築師僅簡單六字的設計理念「水中月,空中花」,故稱水月道場。 農禪寺早先只是一棟兩層樓的農舍,為開山祖師 ─ 東初老人所創立。 秉持百丈禪師的精神「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以禪修為主、務農維生,故名農禪寺。 法鼓山自2007年首創光影科技投影雲端牌位,取代焚燒紙製牌位的儀式,讓整場法會的儀軌既如法又環保。 參加法會,關鍵點不是那張牌位,是來自於當下的心念,再加上法會共修的力量、佛菩薩慈悲力的感應。 至於能不能被超度,其實不是那張牌位的形式而已,應該是對佛法有沒有信心。
- 2、國道三號:由基金交流道下,接台2線(北部濱海公路)過磺溪橋,走北22(三界壇路)即可到達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 農禪寺是法鼓山的發源地,是由中華佛教文化館的開山長者東初老人所初建,而東初老人正是聖嚴法師的剃度師。
- 鐘體上鐫刻有「經中之王」之美喻的《妙法蓮華經》一部,以及〈大悲咒〉,共計70,152個字,還有一幅典出《法華經》的「多寶塔雙佛並坐圖」。
- 法鼓山法華鐘是東南亞最大的法華梵鐘,總重達25公噸,採唐式風格,外型古樸典雅,氣勢渾厚宏偉。
- 之後,雖然農禪寺免於被拆遷的命運,但是當新大樓的完工之後,原本在各地承租大樓空間的單位或事業體則陸續遷入,如:法鼓山佛教基金會、法鼓文化、慈善基金會、護法總會及行政中心……等單位。
1977年12月15日東初老人圓寂,在美國的聖嚴法師承繼老人遺志,立即返台籌組成立“財團法人台北市中華佛教文化館”,並於1978年春召開第一次財團法人董事會成立大會。 位於台北北投光明路上的“中華佛教文化館”,是法鼓山的發源地。 一開始東初老人承租光明路上的公有土地,1955年破土開始興建文化館,一年後正式落成。 法鼓山是由東初老人創建的“農禪寺”與“中華佛教文化館”發展而來。
法鼓山參觀: 明冷氣團南下伴隨雨勢愈晚愈冷 春節首波天氣狀況曝
由法鼓山去農禪寺,車程約50分鐘,幸好天公造美,在農禪寺時已經停了雨。 農禪寺是法鼓山的發源地,是由中華佛教文化館的開山長者東初老人所初建,而東初老人正是聖嚴法師的剃度師。 東初老人效法唐代百丈禪師所創立的叢林制度,希望弟子務農維生、禪修的生活為家風,因此取名為「農禪寺」。
位於台北北投光明路上的「中華佛教文化館」,是法鼓山的發源地。 一開始東初老人承租光明路上的公有土地,1955年動土開始興建文化館,一年後正式落成。 文化館成立之初,在人力物力缺乏的情況之下,仍致力於佛教文化事業的傳承與推展,其中包括主持了《大正新脩大藏經》(簡稱《大正藏》)的影印工作。 此外,每年舉辦兩次法會,即七月份為期一個月的地藏法會以及臘月上旬的佛七,提供民眾共修、沈澱身心的機會,也藉此募集資金、物資以供救濟。 1977年12月15日東初老人圓寂,在美國的聖嚴法師承繼老人遺志,立即返台籌組成立「財團法人台北市中華佛教文化館」,並於1978年春召開第一次財團法人董事會成立大會。 1984年文化館開始動工擴建,並於1986年4月19日舉行落成開光典禮。
法鼓山參觀: 法鼓山 交通資訊
其教育目標為以漢傳佛教的理論及實踐,培養德學兼備、解行並重,具有高尚宗教情操,並能帶動社會淨化之僧才。 法鼓山參觀 其次、造就因應時代潮流下的佛教僧才,推動佛教教育文化工作,落實社會關懷。 再次之、加強國際交流與語言訓練,推動佛學教育國際化,培養深具國際宏觀之弘化僧才。 僧伽大學雖以大學為名,而且有其一定的學制,但仍為養成僧人的養成教育,與一般的大專院校體系並不相同,因此,目前並無教育部之授業認證。 於此同期,法鼓山舉辦暑期兒童營,而每年都有許多熱心的大專青年參與活動企劃、執行,為了整合資源,於1997年暑假成立了「法鼓山學佛營隊」。
是年,並聘請護持文化館廿多年的鑑心法師擔任文化館住持。 1977年,聖嚴法師接任中華佛教文化館與農禪寺住持,除承繼東初老人之志業之外,更將佛法簡化為國人能夠理解、接受與運用的觀念及其修行法門,接著展開弘法利生的大菩薩行儀。 隨後由於農禪寺與中華佛學研究所信眾與學生與日俱增,遂於1989年因緣購得今新北市金山區三界裡的一塊土地,聖嚴法師將之命名為「法鼓山」,故以「法鼓山」為名之成立財團法人,從事社會教化,心靈輔導及關懷弱勢等公益活動。
法鼓山參觀: 法鼓山 金山環保生命園區 植葬 植存 參訪
今年春節假期長達十天,根據桃園機場公司航班運量人數預報,春節疏運期間出入境達九十八萬八千多人次,單日最高達九萬四千人次;…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2019-nCoV)疫情持續發展,法鼓山邀請社會大眾一同持誦聖號,祈求佛菩薩護佑眾生平安,為全世界祈福。 從山的地理形貌而言,左似青龍昂首、右如白虎低頭;左視高崗如古鐘懸空,俯瞰整塊地則向縱臥兩山之間的大鼓;從地名上看,此地屬金山區「三界」村,在此處撞鐘擊鼓,其聲可響徹三界村,象徵法輪常轉、超越三界。 創建於1960年的高雄南天台紫雲寺,位於高雄市鳥松區,由開山住持演禪長老尼購地草創,由於長老尼是天台宗高僧斌宗上人的弟子,因此在紫雲寺上冠上「南天台」的宗派。 2001年1月演禪長老尼與淨圓法師顧及本身年事已高,為承續法務,便交由法鼓山承接,聖嚴法師為第三任住持,成為法鼓山在高雄地區弘化的重鎮。
從基隆或淡水來,可搭乘客運「基隆-淡水862」、「淡水-金山863」,可至「清水站」下車,步行至訪客停車場(路程約15-20分鐘。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莊嚴卻不嚴肅適合一家來此體驗自然的美好. 就這麼沿路聽著故事沿路參觀,沿路欣賞這山上的一草一木。 法鼓山農禪寺 法鼓山農禪寺初建於1975年,由中華佛教文化館的開山東初老和尚初建,聖嚴法師擴建。 文化館於1985年重建,便將各項的弘化活動,移到下院的農禪寺。
法鼓山參觀: 法會活動
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